首页

亚洲女调教

时间:2025-05-25 12:13:16 作者:云冈石窟80%洞窟已完成数字化采集 浏览量:13301

  中新网大同5月24日电(记者 李庭耀 胡健)记者24日从“2025云冈数字化保护与创新学术研讨会”获悉,云冈研究院与合作伙伴一起,通过高精度三维激光扫描、近景摄影测量、多高光谱等技术,破解高浮雕石窟采集难题,已完成云冈石窟80%洞窟采集,预计2030年左右全面完成。

图为云冈石窟第20窟。 李庭耀 摄

  当日,由云冈研究院、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联合主办的“2025云冈数字化保护与创新学术研讨会”在山西大同开幕。国内外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围绕云冈石窟数字化成果、文化遗产数字化前沿技术应用、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经验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千年脉络,是多元文化交融的见证。云冈研究院党委书记刘建勇表示,历经岁月侵蚀与自然变迁,石窟本体面临着不可逆的损伤风险。与此同时,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的期待日益迫切。如何让千年石窟“活起来”“传下去”,是必须要回答的问题。

  开幕式上,刘建勇介绍了云冈研究院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尤其是通过三维激光扫描、3D打印、VR、AR、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为云冈石窟的活化利用和永续传承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方法,云冈研究院数字化解决方案也为文化遗产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云冈模式”,让人类文明瑰宝在数字技术下重放异彩。

  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代表Grazia Tucci致辞时,从国际视角指明数字技术赋能文化遗产的广阔前景,这为全球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机会。

  山西省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白雪冰表示,云冈石窟的数字化保护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希望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携手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从“静态保存”向“活态传承”的跨越,共同书写数字文明与人类遗产交相辉映的新篇章。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西16公里的武周山麓,始建于北魏和平年间,现存主要洞窟45个,共计1100多个小龛,大小造像59000余尊,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石窟群之一。2001年,云冈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广西百色一直升机坠毁 致1死3伤

元宵节期间,北京各级公共图书馆依托馆藏资源,推广全民阅读品牌。首都图书馆将推出红红姐姐讲故事——元宵故事会和阅读故事发现会《打灯笼》等阅读活动,东城区图书馆将举办“上元灯火玉龙春”经典诗文朗诵会。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 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建设——访司法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胡卫列

3月28日,国新办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节约用水条例》有关情况。水利部副部长李良生在会上介绍,中国已经建成耕地灌溉面积10.55亿亩,以占全国55%的耕地生产了77%的粮食和90%以上的经济作物,有效支撑保障国家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增”,灌溉用水总量实现零增长。(记者 让宝奎)

网传内蒙古杭锦旗发生学生打架事件 公安机关:已立案调查

常德素有“洞庭粮仓”的美誉。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察看春耕备耕进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有14亿多人口,粮食安全必须靠我们自己保证,中国人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眼下,今年我国的夏粮已经收完,丰收已成定局,南方的早稻也丰收在望。

泰国启动“黄金时代”投资促进计划

脊柱侧弯逐渐加重,不仅影响美观,引起腰背部疼痛,还有可能影响胸腔或腹腔容积,压迫内部脏器,引起心肺等脏器功能障碍。一个人的脊柱出现严重畸形时,还可能引起脊髓与神经根受压。受压严重者可出现瘫痪,甚至危及生命。

专家分析丨乌克兰危机在美霸权阴影下酝酿发展 凸显新安全观重要意义

活动中,桃坞汉服社的老师们带来了汉服舞蹈《烟雨小镇》和汉服走秀,当身着精美汉服的舞者轻轻挥动衣袖,一袭华美的汉服展现的独有东方神韵,仿佛带领大家穿越了时空,开启了与古人的对话。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